《香港文汇报》:中国注会行业“国际化建设年”系列报道之二——参与国际事务篇
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作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推荐在亚太会计师联合会(CAPA)的任职代表,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吴溪教授自2014年起出任CAPA在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理事会咨询顾问组的代表,并定期赴海外参加该顾问组的会议,期间参加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的框架修订、《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第8号——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要求》的修订,以及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理事会2014-2016年战略与工作规划的制定……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代表参与国际事务的一个缩影。
步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注会行业国际化发展迅速,中国推荐行业代表在国际及区域会计职业组织任职的工作亦取得了巨大进展。近20年来,从陌生的“中国面孔”变身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代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代表们在国际会计职业组织任职经历的变迁,反映了中国会计职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提速,更印证了中国已跻身国际会计职业组织重要成员行列的事实。
任职国际会计组织 发出“中国声音” 体现大国责任
中注协重“国际参与”的态度,以及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积极政策,令中国的注册会计师拥有了更多的“国际头衔”。目前中注协已累计推荐国际及区域会计职业组织任职代表21人,并为他们配备了技术顾问提供支持。他们分别在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亚太会计师联合会(CAPA)、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理事会等国际及区域会计职业组织中任职。
中国的任职代表们在国际会计职业发展进程中,积极参与各项国际工作及重大事务的决策,同时,在一些重要提案的前期讨论阶段,国际会计组织开始看重来自中国的意见与态度。作为连接中国会计行业与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的桥梁,任职代表们不仅促进了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更交流传递了中外在经济、金融乃至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信息,在发出“中国声音”的同时,切实担当起了中外交流使者的重任。
“如何才能让你的提议得到世界会计行业的关注?如何提出高质量的建议与意见?”在已在国际会计组织任职20余年的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看来,首先要站在负责任大国的立场与高度上来看待这份工作,能够代表中国会计行业在国际会计职业组织发言,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
“今天,不仅要站在中国的角度,同时要站在是否符合国际会计职业发展趋势、全球经济稳定和可持续性的立场去考虑。当一个提案或主张不仅仅代表一国、一地的经验,而是针对大家共同的困惑时,它必定会给国际会计职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陈毓圭说,这才是一个会计大国应有的立场。
陈毓圭认为,发出“中国声音”的关键点在于不仅要熟悉国际经济规律,尊重规律,不说外行话;同时要加强对中国会计问题的国际关联性研究,不把自己国内应当解决的问题带到国际上;更要研究国际组织的文件、指南、政策在中国落地生根的问题,既不排斥也不生搬硬套,让国际先进经验“接地气”,这样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才能够为世界会计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准备充分 实现“发声”与“取经”同步
“会计核算体系和标准不被认可,你的售价和成本都得不到认可。”吴溪教授这样评价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实现与国际准则趋同对推动中国产品出口的重要性,参加国际会议和讨论时,从委派的组织到接受委派的个人都应该有充分的准备,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才会得到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的重视,才能对国际准则的制定或修订产生影响。
随后,吴溪向记者展示了与国际组织平时往来的邮件,“除了每年参加国际会议外,平时与境外同行的邮件往来和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他表示,通过在国际会计职业组织任职,“老外”专业人士缜密的工作流程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令其印象深刻,这些值得国人借鉴的地方,也被他运用到了教学和科研中。
“通过任职、学习,一方面我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学术研究工作也更加注重与事务所的沟通,及时了解事务所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目的是让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真正帮助事务所去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学术研究更接地气。”他说,平时在授课时更加注重实例分析,向学生们讲述一个典型的案例,先不告诉结果,让学生分组讨论,目的是增强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分析能力,加强学生对案例的印象。这些教学方法的创新都是在国际组织任职的过程中受到的启发。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会计教育争取应有权益,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国际化会计人才。
提高世界会计水平 代表冀中国变“参与”为“主导”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卓奇曾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化职业人士,为此,他始终坚持与国际优秀事务所合作,追逐自己的“国际梦”。2009年,这样的坚持得到了认可,世界会计职业的最高国际组织——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在全球公开招聘其下属委员会的增补委员,中注协推荐了张卓奇,于2010-2013年担任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职业会计组织发展委员会委员。
“我最开始是在IFAC发展中国家委员会任职,2010年IFAC意识到不光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会计职业组织建设,发达国家同样也有这样的需要,于是将原来的发展中国家委员会改组为职业会计组织发展委员会。”张卓奇非常庆幸这样的改变发生在自己的任期之中,令其更深刻地了解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的运行状况。
参与IFAC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张卓奇的“国际梦”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没当代表之前,日常工作更多的是站在事务所的角度,考虑如何开拓海外业务。”他说,“IFAC这个平台帮我更好地理解了会计职业。每个国家的会计职业发展水平不一样,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加强会计职业组织的均衡发展,推动世界会计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虽已卸任委员职务,但张卓奇至今还保持着定期查看IFAC官网搜索资料的习惯。“我不仅仅是关注国际会计形势的变化,更多的是在思考问题。”他说,在与境外同行的交流过程中,深刻体会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进步,境外同行对听到中国代表发出声音的期望日益增加。
张卓奇亦坦言,目前中国的任职代表在各个国际组织中尚处于参与阶段,未来的目标应是担任各委员会的主席,努力成为主导,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会计行业,并把经验分享给其他国家。他希望有更多优秀的专业人士参与国际组织工作。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借鉴先进经验 提升管理水平
作为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全国组织,中注协十分注重推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参与国际事务。早在1996年和1997年中注协就加入了亚太会计师联合会(CAPA)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并持续担任这些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的理事或推荐代表在国际组织中任职,使中国成为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的重要成员。
与此同时,中注协有针对性地联络有关境外会计职业组织,组织事务所到非洲、东盟、欧洲、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考察、培训、访问,组团参加或承办国际性的服务贸易洽谈会,大力向国际社会推介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积极组团参加世界会计师大会、亚太会计师大会等国际盛会并发表演讲,有效扩大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国际影响。
截至目前,中注协已与50多个境外会计职业组织建立友好交往关系,并先后与20多家签署30余项合作协议和备忘录,每年接待境外来访团组70余批次,派出30余个代表团参加国际会议、工作谈判或培训实习等。
2015年,中注协进一步提出,要努力提升行业参与国际事务的话语权,建立健全参与行业国际事务人才选拔、培养、推荐体系,建立担任国际会计职业组织代表的服务支持体系,加强与境外会计职业组织的联系与沟通的目标,更好地搭建国际及区域会计职业组织与中国会计行业的桥梁,使国际经验真正转化为中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