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法规 > 正文

河北省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办法

2008-02-16 09:27 次阅读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8号   河北省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办法   第一条 为了促进污染治理,增强治理污染源的能力和活力,加速资金周转, 提高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以下简称基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污染 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基金从补助污染源治理的排污费中提取,提取比例一般为百分之二十 至百分之三十。有条件的市可适当扩大比例。具备条件的地、县提取比例一般不超 过百分之三十。凡征收排污费较少且污染源比较分散的地、县,可暂时不搞。具体 办法由地区行署和市人民政府确定。已大部或全部实行基金有偿使用的地方,可以 继续按照原比例提取。   第三条 设省、市(地)、县(市、区)三级基金专户,以城市和县城为重点, 由环境保护部门实行分级管理,独立预算。通过协商,基金可互相拆借使用。   第四条 贷款对象应具备的条件:   (一)按规定己足额缴纳排污费;   (二)污染源治理项目经过论证,切实可行;   (三)自筹资金不低于百分之四十;   (四)具备偿还贷款能力。   第五条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优先安排贷款:   (一)自筹资金占总投资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污染治理项目;   (二)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显著的“三废”综合利用项目;   (三)限期治理及扰民严重亟待治理的项目;   (四)污染源治理示范工程。。   第六条 排污单位应利用本单位自有财力治理污染,如资金确实不足,可向主 管部门报送经论证确认为切实可行的污染治理方案及“污染源治理专项贷款申请表, 经主管部门预审后,由同级环境保护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批下达贷款计划。省属(包 括部属)企业,部队和外省、市企业的污染治理方案及“污染源治理专项贷款申请 表”,可直接报所在地、市环境保护部门。   财政部门根据贷款计划从解缴入库的排污费中分别一次拨入环境保护部门在银 行开立的“基金专户”。   第七条 企业主管部门应分别于每年一月、七月底前将所属企业申请贷款计划 审核完毕,并报同级环境保护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二月份下达贷款计划,八月份 下达贷款补充计划。   县(市、区)的贷款计划一般由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和财政部门下达。   第八条 经环境保护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下达的贷款,由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分 别委托项目开户银行发放。   第九条 委托贷款银行应根据贷款计划核实贷款单位的偿还能力,与贷款单位 签定协议后发贷。银行按双方协议监督使用并催收本息,同时按季向财政、环境保 护部门报送贷款发放、回收报表。   第十条 贷款期限由环境保护部门根据用款单位的偿还能力确定,但一般不得 超过三年。   第十一条 贷款项目完成后,贷款单位必须提交“污染源治理项目竣工验收报 告,先由主管(代管)部门负责审查,然后由环境保护部门组织竣工验收。   对能按期完工和工程质量及处理能力、效果达到设计要求的贷款单位,可豁免 不高于其历年纳入基金总额扣除历次豁免金额后余额的百分之八十。项目不能按期 完工或工程质量、处理效果存在一定问题的,按实际情况减少豁免比例,直至不予 豁免。豁免比例由环境保护部门确定。   第十二条 环境保护部门委托银行发放的贷款,每月按贷款额的千分之一点五 作为银行办理业务的手续费,按季结付;余下利息纳入基金。   第十三条 贷款企业应按期归还贷款,结算本息。逾期不还的,银行有权限期 扣回本息,并按月利率千分之九加收罚息。   第十四条 贷款单位除因治理工艺确有问题外,一般不得终止或改变贷款协议。 终止或改变原贷款协议须经环境保护部门和发贷银行批准,返回原款,计收利息。   第十五条 贷款挪作他用的,一经发现应立即扣回原贷款,并按月利率千分之 十二计收罚息,同时由企业主管部门追究企业领导人及直接负责者的行政责任,扣 发一个月或数月奖金;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环境保护部门和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应秉公办事。对玩忽职守或利用 手中权力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 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局会同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