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新闻 > 正文

周小川看上亚洲软货币 人民币成亚元比登天还难

2008-02-15 00:02 次阅读

  周小川日前公布了人民币篮子的货币种类,其结果多少让市场感到惊讶。 

  尽管此前我在《美元就是篮子里的大白菜》一文中也提到韩元会进入人民币货币篮子,但没有料到周小川会将韩元放到那么重的位置。



   按照周小川的解释,人民币篮子货币和权重的选择标准主要有四个,包括着重考虑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权重作为篮子货币选取及权重确定的基础;适当考虑外债来源的币种结构;适当考虑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适当考虑经常项目中一些无偿转移类项目的收支。 

  以此为标准,人民币篮子中的货币主要是美元、欧元、日元、韩元、俄罗斯卢布、新加坡元、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马来西亚林吉特、英镑和泰铢等11种货币。有评论认为,人民币货币篮子选择与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同样使用货币篮子的国家一般都选择“硬通货币,而中国则大量加入了亚洲地区的“软货币”。 

  篮子内容不同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人民币篮子的币种和权重选择,主要是考虑了国际贸易利益。因为中国目前还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与贸易相比较,资本流动和资产储备结构就相对较为简单,其主要是美元、欧元和日元。因而,为了保持对外贸易的稳定,人民币篮子货币的选择自然是优先考虑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 

  当然,外界感兴趣的是,人民币篮子为何加入了那么多的亚洲货币。在周小川公布的11种货币中,亚洲货币占了5中,除了日元是“硬通货外,韩元、新加坡元、马来西亚林吉特和泰铢都是“软货币。 

  在我看来,周小川之所以看上泰铢等“软货币”,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与亚洲货币对美元汇率的同向运动,以保持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二是着眼于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长远合作,减少区内贸易货币的汇率波动。 

  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比较相近,无论是早先快速增长的“四小龙韩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还是稍后崛起的“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其经济增长基本都是依靠出口带动。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很大程度上也要依靠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因而,两个“四小在出口结构上与中国大陆有重叠之处,在某些产业领域自然也存在着竞争。从这点看,无论是人民币汇率发生变动,还是其他亚洲货币发生变动,都会影响到亚洲区域内的出口竞争力排名。为了保持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人民币汇率必然要和亚洲其他货币保持同向运动,也就是说,一旦韩元对美元贬值,那么因为韩元在人民币篮子中所占权重较大,人民币对美元也会随之贬值。 

  汇率同向运动的好处就是维持出口产品竞争力的稳定。 

  事实上,亚洲国家和地区对于人民币也是采取了同样的对策。也许大家还记得,就在7月21日晚人民币宣布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后,马来西亚林吉特也在一个小时后宣布实行“管理浮动。马来西亚的目的就是保持林吉特对美元汇率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同向变动,从而保持出口竞争力优势不变。 

  而中国看重亚洲货币的另一个原因则是着眼于未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长远利益。按照朱镕基总理于2002年11月在柬埔寨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建成,届时在亚洲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经济区。 

  而一旦该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人民币很可能和美元同时成为区域内的贸易结算货币,因而,保持人民币与美元以及和亚洲货币汇率的稳定,符合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利益。 

  至于人民币为亚元做准备的可能,我认为几乎不具有可行性。因为货币一体化的形成不仅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更是文化和政治利益认同的结果。而做到这一点,在亚洲恐怕比登天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