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法规 > 正文

关于国有企业办理抵押贷款若干问题的批复

2008-02-16 10:00 次阅读

国资企函发199436号   关于国有企业办理抵押贷款若干问题的批复   江西省国有资产管理局:   你局《关于国有资产用作贷款抵押的紧急请示》(赣国资企字〔1993〕130 号)收悉,经研究并商中国人民银行,兹批复如下:   一、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办抵押贷款业务,企业以其依法支配的各项财产设 定抵押权作为还款担保取得贷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通行作法。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 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抵押贷款将得到更普遍的采用。   二、国有企业用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形成的实际资产属于企业法人财产,企业有权独 立支配并由其承担民事责任。国有企业可以自主提供其依法占用的各项资产作为抵押物 取得贷款(国家另有具体规定的除外)。   三、贷款抵押并不改变抵押物的产权归属,只是预示在不能正常还贷时将要发生产 权转移。国有企业的资产能否保全,不在于贷款时是否设定抵押,而在于企业能否有效 地运用借入资金开展生产经营或投资活动并取得经济效益,以保证按时还款。   在正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势将面临破产清算,抵押 权人将强制处分抵押物,从而导致企业资产遭受损失;此时,设定抵押与否只影响债权 人受偿的优先顺序,并不改变国家作为所有者最终必须承担损失的后果。有财产抵押担 保的债权享有单独处分抵押物以优先受偿的权利,无财产抵押担保的债权须待清偿抵押 贷款、欠发职工工资和欠交税款之后按比例受偿。对于无论抵押贷款还是非抵押信用贷 款,企业均须以全部法人财产承担偿债责任。国家作为所有者只能在企业偿付债务包括 全部贷款之后参与分配剩余财产。   因此,企业在决定向金融机构借款时,首要的是必须认真分析资金使用的预计效果 ,慎重决策,切实保证按时还本付息,避免财产遭受损失;从根本上说,抵押与否并无 实质性区别。   四、企业以财产作抵押向金融机构借款属于法人财产权范围内的自主行为,国有资 产管理部门不应越权干预,也无法逐一审查具体融资决策的正误得失,更不能承担任何 连带责任。因此,一般情况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无须对国有企业以其法人财产设定抵押 权进行审批和签署意见(其他部门另有规定的,由该部门办理审批)。国有企业与贷款 方签订有效的抵押借贷合同后,如企业不能按时偿还贷款本息,债权人(抵押权人)即 依法取得处分抵押财产的权利。处分国有企业贷款抵押物时,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资产评估,确定底价。   五、与国家安全、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国有企业,经政府有关部门作出具体规定 ,不得自行抵押其重要资产。为使这类企业正常运转,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方式之一保证 企业的资金来源:   1、国有国营,国家或国家指定的机构承担连带责任。   2、国家足额投入(包括追加投入)资金。   3、企业对外借款由国库或国家指定的机构担保。   4、企业以财产抵押借款由有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出现不能按时偿债情况时,由 批准部门解决还款问题或准许抵押权人处分抵押财产。   5、将企业财产划分为可自主决定抵押和须经批准抵押两个部分,分别处理。   六、国有企业以财产抵押借款时,有关抵押合同、抵押物、抵押作价、抵押率、抵 押登记、抵押物的占管及处分等事项,应按照即将颁发的《抵押贷款管理条例》执行; 该条例公布前,暂按照相关的各项现行规定或当事各方的约定执行。   七、国有企业应当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承担保值增殖责任。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 当加强对于国有企业资产经营状况和保值增殖状况的监督、检查、考核。对于融资决策 不当、资金运用效果低下、不能偿还贷款包括抵押贷款、造成资产损失的责任人员,要 会同有关部门追究其责任。   以上各条已征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专 业银行的意见并得到肯定的答复。   你局可以根据以上批复意见制定具体管理规定。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 告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