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建设委员会令2000第1号 河北省公有住房售后维修管理办法 (2000年2月25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一条 为加强公有住房售后维修管理,明确售房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管理单位 (以下统称售房单位)和住房所有权人、使用人的责任,保障住房的正常使用,根 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拆迁安置中向个 人出售的公有住房的维修管理。公有住房出售后实行物业管理的,依照国家和本省 有关物业管理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公有住房售后维修的管理工 作。 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有住房 售后维修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在公有住房出售时,售房单位与住房所有权人应当签订公有住房售后 维修管理合同,界定住房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和自用部位、自用设备,明确 维修管理责任,并对其他有关事项进行约定。在本办法发布前,出售公有住房未签 订维修管理合同的,应当在设区的市、县(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期限内 补签合同。 住房的共用部位,是指住户共用的住房主体承重结构部位(包括屋顶、楼板、 梁、柱、内外承重墙体、基础)、外墙面、楼梯间、走廊通道、垃圾道、烟道、排气 孔道、公用门厅、内天井和设备层等。 住房的共用设施设备,是指居住小区、组团或者单幢住宅内,住户共用的上下 水管道、落水管、水箱、加压水泵,电梯、公用电视天线、供电线路、照明设施, 锅炉、暖气管道,煤气管道,消防设施,以及绿地、道路、信报箱、传达室、公共 厕所、沟、渠、池、井、非经营性车场车库、公益性文体设施和共用设施设备使用 的房屋等。 住房的自用部位、自用设备,是指分户门及其以内的门、窗、屋面、内墙面、 地面、非承重隔断墙、阳台,水、电、煤气的户表及其以内的管线、器具,暖气分 户阀门及其以内的管道、暖气片等;独户住宅的院墙及其以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和 配套设备等。 第五条 公有住房出售后,其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管理由原售房 单位负责。 同院或者同幢的公有住房出售前产权属于二个及其以上单位的,在出售后,其 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管理由原售房单位共同负责。 公有住房出售后,其自用部位、自用设备的维修和管理由住房所有权人负责。 但是,水、电、煤气的收费中已经包含水、电、煤气户表的维修管理费用的,供水、 供电和煤气经营单位应当负责水、电、煤气户表的维修管理,并承担相应费用。 第六条 公有住房出售后,原售房单位应当建立住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 维修基金(以下简称维修基金),专项用于公有住房出售后住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 设备的维修、更新和改造。 第七条 售房单位应当从实际收取的售房款中按照设置电梯的高层住宅为售房 款总额的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其他住宅为售房款总额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 三十的比例,提取维修基金,该项维修基金归售房单位所有。 购房者应当按照实际交付的购房款总额百分之二的比例,直接向售房单位交纳 维修基金。该项维修基金属于住房所有权人共有,不计入住房销售收入。 第八条 在本办法实施前,公有住房售出后未建立维修基金或者维修基金提取、 交纳的标准低于前条规定的,售房单位和购房者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建立或者 补充维修基金。 第九条 售房单位应当按照设区的市、县(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比 例,将维修基金划分为住房共用部位维修基金和住房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并在 银行开设专户储存。其中住房共用部位维修基金按幢建帐,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 按居住区、组团建帐,实行专款专用。 第十条 住房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管理费用从依照本办法的规定 建立的维修基金中列支。但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负责住房共用设施设备维修管理 的部门维修管理费用的支出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住房的自用部位、自用设备的维修管理费用由住房所有权人承担。 在建筑工程保修期内的住房,建筑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由责任单位保修的, 责任单位应当负责维修,并承担相应费用。 第十一条 维修基金不敷使用时,经当地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售房单位 可以按照住房建筑面积的占有比例,向住房所有权人续筹。具体筹集办法,由设区 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二条 住房所有人可以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住房公积金管理的规定,向住 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使用其家庭成员的住房公积金,专项用于住房的大修。 第十三条 售房单位应当定期向住房所有权人公布维修基金的使用情况,听取 住房所有权人对维修基金管理和使用的意见,并接受房地产行政管理、财政和审计 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公有住房售出后住房和设施设备需要维修的,在住房所有权人、使 用人告知售房单位后,售房单位应当对报修项目进行登记,填写住房维修任务单, 通知维修人员,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修复住房和设施设备。 住房和设施设备的各类维修项目的维修期限,由设区的市、县(市)房地产行 政管理部门规定。 第十五条 售房单位应当定期对住房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修。 维修住房和设施设备时,必须对维修质量负责,按照国家和本省制定的有关技术标 准进行。不得偷工减料,不得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 第十六条 售房单位接受住房所有权人、使用人的委托对住房的自用部位、自 用设备进行维修的收费标准,国家和本省发布的房屋修缮定额已作规定的项目,按 其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项目,由住房所有权人、使用人与售房单位协商议定。 第十七条 住房所有权人、使用人因进行住房维修涉及住房的承重结构或者明 显加大建筑物荷载的,应当依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输送审批手续。未经批准, 不得擅自拆卸、改装。 第十八条 住房所有权人、使用人对住房的自用部位、自用设备进行维修时, 不得影响住房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功能。因维修影响住房的共用部位、 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功能或者造成毗连房屋损坏的,责任人应当负责修缮或者赔偿。 拒绝修缮或者赔偿的,由售房单位组织修缮,所需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第十九条 对住房和设施设备进行维修时,有关住房所有权人、使用人应当予 以配合。不予配合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条 住房所有权人和售房单位对维修基金的交纳和使用发生争议时,可 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一条 售房单位未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提取或者补充维修基金的,由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财政、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提取或者补充维修基金的,可以 自应当提取、补充之日起,按日处以未提取或者未补充额万分之三的罚款。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 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警告,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建筑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处罚 机关和处罚方式已作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 地产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警告,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