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新闻 > 正文

商事登记改革风口: 电子签章千亿级市场待释放

2015-09-29 00:41 次阅读

“互联网+”时代来临,还要“盖章盖到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不同场合多次痛斥盖章难。而要解决这一顽疾,除了自上而下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外,地方政府也在尝试通过电子政务手段,简化审批流程。

  据《电子签名法》咨询专家、昆山百润百成集团董事长许兆然测算,目前我国单位公章存量约3.5亿个,物理公章电子化至少能释放350亿元市场容量,加之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下的商务签章领域,我国电子签章市场规模约在2000亿元以上,堪称一片“红海”。

  商事登记改革风口
  西部某省份的小王(化名)至今清晰记得,自己进政府学的第一件事,除了识别不同类型的公文外,就是学会如何盖章,比如下压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的距离、盖章力度等内容,她用了整整一下午时间,盖到手发麻。

  这只是中国传统政务处理模式的一个缩影。实际在我国目前3.5亿个单位公章中,数量最多的是企业公章,据许兆然估测,以2014年全国6700万家企业单位、一家4个公章来计算,光现有存量就有2.68亿个企业公章。

  而随着全国层面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推进,个人创业热情空前激发,新增印章随之也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数据,从去年3月初正式开始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到今年5月底,新登记企业485.4万户。

  在此背景下,为提高审批效率,电子政务成为“互联网+”时代下地方政府的首选,电子签章也越来越常见。

  今年6月,重庆就在全国首推电子签章,全市经公安机关审核的传统企事业印章200余万枚,今后都可制成电子印章。

  “现在广东、上海几乎每个政务大厅都在构建在线服务平台,尝试电子签章方式。”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说,虽然电子签章只是电子政务的一个环节,但背后反映了政府权力观念的深层次转变,这一做法很值得效仿和推广。

  互联网的无孔不入,给了地方政府使用电子签章实现“服务上网”的可能。比如北京民政局年初就发布《关于推行电子签章实现社会组织年检无纸化的方案》,进行电子签章从而简化对年检业务的审批。广东、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则更早就开始推行电子政务工程,改物理签章为电子签章。

  不过,便捷高效的电子签章在普及时仍然遭遇制度壁垒,虽然商事登记改革如火如荼,“(但)政府很多行政审批事项都没有接受电子版的东西,我们网络签好了,工商局能不能接受电子版的签署文件,就很重要”,电子签章行业一位高管叹息道,“如果没有观念的改变和制度的配合,先知先觉会变成‘先烈’。”

  电子签章千亿级市场待释放
  中国传统的印章行业也将被颠覆和重构。从本世纪初开始,全国大约有100家企业进军电子签章行业,瞄准千亿市场红利。

  许兆然便是其中一员,作为国家“千人计划” 和“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引进人才”,他于2001年首次回国创业并成立百润百成集团,主要面向“移动签批”、“商务会签”、“财政凭证”等3个应用服务,以及“电子印章”这一工具。

  但如今,电子签章这一新业态仍尚未被完全接受和普及,其中原因之一便是出于传统观念下的安全担忧。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假印章造成的经济损失,甚至高达5800亿元。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担忧,这一行业潜力远未释放。到去年年底,中国电子认证服务业产业规模达到129.9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电子签名产品和服务市场规模占比最少,仅为1.9亿元。

  “电子签章比物理签章更安全,物理盖章可以涂改,但网络盖章合同任何一个字符都被加密封装了。”许兆然解释说,在这种情况下,授权更容易,责任追溯更到位,风险也就更可控。

  竹立家也认为,使用电子签章是一个大趋势,未来几年可能就会迅速普及了。但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加快观念转变,打通制度断层,为创业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