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新闻 > 正文

专业服务如何扮演好“润滑剂”角色

2014-06-30 09:13 次阅读

   专业服务业是指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税务、管理咨询、建筑设计等领域,为委托人提供法定服务和定制化服务的总称。专业服务业不仅直接创造经济价值,还能通过为企业服务来放大企业的经济效益,扮演着“市场经济的润滑剂”和“社会管理的助推器”角色。因此,作为引导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专业服务业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资源有效配置和各个市场主体协调健康运行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今年5月,全国政协无党派人士界委员考察团就“发挥专业服务业组织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赴福建省进行了考察。考察过程中,考察团中几位从事专业服务业的委员结合各自行业的发展情况提出,目前我国专业服务业发展普遍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制约了其又好又快发展,并建议大力营造专业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切实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市场体系建设。现将委员们的思考摘编如下。

  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合伙人张国俊
  以价值和质量引领健康发展

  专业服务业不仅直接创造经济价值,还能通过为企业服务来放大企业的经济效益,扮演着“市场经济的润滑剂”和“社会管理的助推器”角色。因此,作为引导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专业服务业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资源有效配置和各个市场主体协调健康运行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以注册会计师行业为例,它提供的审计鉴证服务,维护会计信息的质量,可以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放心使用并作出任何经济决策;它提供的管理咨询服务,可有效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说,它是市场经济规则的维护者,也是市场价值的创造者,更是市场资源合理配置的引领者。

  一个国家专业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代表着它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专业服务业起步晚、起点低、规模不大、服务能力不强,行业总体发展的水平滞后,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块“短板”。2011年我国专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92%,而美国这个数字是12.5%。这样的发展水平与我国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相比不相称,也大大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近20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社会对专业服务价值的逐步认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规模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同时也出现许多乱象和不健康的东西,需要引起重视。例如,一些企业家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和社会认知,不惜重金买名车、穿名牌、打广告,但却不舍得花钱购买专业服务,显然不了解专业服务对其企业的价值。不少企业、机关公开招标遴选审计师、咨询顾问,而最有能力、声誉卓越的事务所往往中不了标,着实令人费解。

  我们身体得了病,很自然的要找好医院、好医生,我们情愿多花钱,因为我们知道好医院、好医生对我们健康乃至生命的意义。这里面有两个要素:价值认知和切身利益。

  遴选审计师中的乱象,究其原因,至少有三点:一是没有认知专业服务的价值,往往以价格低为优先;二是不愿真正利用专业服务的价值,而只是把它作为履行某种程序的一种形式,应付差事,谁“灵活”用谁;三是作为聘用方,不是为了维护企业股东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而是另有所图。

  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经济运行质量。专业服务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以价值和质量引领。

  国家应从战略角度,规划我国专业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从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目的,出台政策鼓励企业使用高质量的专业服务;政府在转变职能的过程中,应当优先采购高质量专业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
  尽快确立“改革坐标”

  专业服务业是指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税务、管理咨询等领域,为委托人提供法定服务和定制化服务的总称。由专业服务业组成的相关行业协会同时承担着维护行业利益、公众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的重大责任。

  当前,深化专业服务业改革,要从时间表最为紧迫的事项改起,从制约这一领域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共识最大风险最小的环节改起。除了专业服务机构存在的做强做大、做专做精的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声誉不足等因素之外,制约专业服务业发展的瓶颈,更多来自政府伸向行业之手的影响。

  深化专业服务业改革,要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切入,一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确立专业服务业的法律地位。加快推进注册会计师法修订和资产评估师立法进程,抓紧研究制定经济类专业服务行业协会管理条例,以法制化进程牵引相关改革。

  二要正确处理政府与专业服务业组织的关系,加快推进政府与行业协会分离脱钩。政府对行业协会的监管思维应从“行政管理”向“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转变,主动向协会赋权,特别是在监管职能重叠、监管资源分散的领域,统一交由协会管理。行业协会要更好发挥自治、自律的作用,在人财物等方面逐步与行政机关脱钩,扭转行政化倾向。

  三要着力改进政府购买服务体制机制,为专业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特别是完善政府授权、定向委托、合同管理等运行机制,通过市场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制定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的正面清单,建立相应动态调整机制和公示制度。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行为,建立全过程监督机制,确保专业服务业组织具备足够胜任能力,进一步减少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上设租和寻租的空间。

  四要实践“第三部门”理论,强化协会组织自治管理。政府要强化服务意识,帮助行业协会解决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建立行业协会能力建设理论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指导行业协会建立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严格规范组织运作,提高协会服务效能。扩大行业协会自主决策权力,减少政府对具体事务的微观干预。

  五要建立专业服务业组织动态管理长效机制,提高行业监管水平。组建专家团队,对定期报送的行业协会运营报告进行评估、会审、分析。通过分析宏观环境信息和行业协会运营数据,定期反馈指导建议并适时调整督导思路。建立健全行业协会违法违规滚动排查与预警机制,对容易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领域进行滚动排查,对承办的重点项目建立违规预警机制。

  从建立政社分开、权责分明、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角度切入,行业协会要去除“婆婆”观念,回归责任本色。深化专业服务业改革,必须对准议而难决、决而难行、固守局部利益的“一亩三分地”,以及“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的倾向。以无畏的勇气、无惧的担当,敢于突破既得利益,使整体利益产生乘数效应。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财务委员会主任蓝逢辉
  注册税务师行业亟待加快立法进程

  中国注册税务师行业是从事涉税服务和涉税鉴证的专业服务组织。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继律师、注册会计师之后第三大专业服务组织。到2013年,全国有注册税务师11.8万余人,全行业有税务师事务所5000余家,执业注册税务师4万多名,从业人员10多万人,行业营业收入近140亿元。注册税务师肩负着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关系到国家税收事业和市场经济秩序。注册税务师行业至今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亟须建立专门法律以明确其法律地位、确保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随着我国税制改革,自然人纳税人每年以50%左右的速度大幅增加,预计我国未来将有4亿多人、1900万企业纳税人需要税务代理服务,将需要200万税务代理人员,注税行业将成为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专业服务行业。随着政府职能转变,一些政府做不了、做不好的工作,也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交由注税行业开展。

  在现有的专业服务组织中,注册会计师与注册税务师在知识结构、执业内容上相对其他行业,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有人认为注册税务师能做的,注册会计师也能做。深入分析,两个行业的差别很大,分属于两个专业,执业出发点、目的、原则、依据截然不同,是完全独立的两个行业。注册会计师服务对象主要是投资方,是从保护投资者利益出发,其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是以会计准则为依据,以“重要性”为原则,对企业财务进行审计,让投资者了解相关财务信息,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注册税务师的服务对象是税务部门和纳税人,是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出发,其出具的鉴证报告,以税法为依据,以“合法性”为原则,对企业财务资料进行审查,确(鉴)定应纳税额,保护国家税收利益,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国际会计规则趋同性和税法差异性,导致注税行业更加专业复杂。国际上有“通行会计准则和语言”,说明有关财务会计基本原则、标准和规则是基本相通的。而各国的税收法律、法规、政策有很大的不同,说明注税行业更具专业性、独立性、特定属性。并且有关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经常变化和调整,每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这方面的发文就有200多份,其专业性和复杂程度是非注册税务师所难以掌握的。此外,我国注税行业在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和纳税人权益方面也具有独特作用。据统计,2008至2013年,我国注税行业执业过程中,调增纳税总额1.6万亿余元,调减应纳税总额7000亿余元,两项相抵净增加国家税收收入9000亿余元,提高了全社会税法遵从度,既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了国家税收利益。

  由于涉税服务行业服务对象与其他行业不同,既服务纳税人,又服务税务机关,其服务的标的物是国家税收,关系到国家财政命脉。注册税务师对保障国家税收收入有着直接和明显的影响,涉税服务行业的管理不能无法可依,必须要用专门法律来规范。国际经验证明,涉税服务行业必须纳入法律法规的管理。在我国,注税行业无法可依,已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服务业社会服务的客观需要,应尽快推进中国注册税务师行业法制建设,加快中国注册税务师行业立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