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配套指引,引导、指导国内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这开启了中国企业全面建设内部控制体系的新时期。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配套指引发布后,得到了包括国务院国资委在内的相关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与支持。近年来,部分中央企业按照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有关要求,相继启动了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4月25日,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央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布置培训会议。5月11日,国资委与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部署在中央企业中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相关工作。内部控制,将成为今年各家中央企业工作的关键词之一。
两年内中央企业要全部建立规范的内控体系
国资委十分重视中央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而国资委主导的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也是与国资委提出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一脉相承。围绕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国资委启动了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要求用两年的时间,在全部中央企业建立起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部控制、合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会成为热点。
对于建立并实施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有着深厚的理论造诣和实践经验的环球菲特咨询培训公司首席财务咨询师吴春明认为,企业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都可归咎于内部控制的失败。当前,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涉及到企业的治理结构、日常运营、风险防范等诸多方面,涉及企业的各个层级、部门和每一位员工,涉及企业内部的各个业务流程以及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国资委主任王勇指出,“推动中央企业全面启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国资委的一项重要工作安排,是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的重要内容。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应当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与实施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王勇要求,中央企业要切实把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放在首位,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率先垂范,真正让内部控制成为扎根于企业的内生机制。
国资委此次发布《通知》,对中央企业建设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规划。
对此,有着丰富内控建设经验的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高立法向本报记者介绍,《通知》有四个鲜明特点:对中央企业如何实施内部控制的要求更加明确;在实施内部控制的内容上更为具体;对于内控实施的责任划分也比较清晰,从上到下层层分解;此外,考核比较严格。
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欧阳宗书表示,中央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先行先试,走在前列,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树立了标杆。
国资委在央企中大力推进内部控制工作,也得到了广大网友及业内人士的关注。
新浪网友夏日清晨的栀子花表示,无论对于一个国家,还是对一个组织,甚至对一个家庭,都有必要进行制度设计,也就是需要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一旦组织发展壮大,需要价值管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就尤为重要。
新浪网友郭永清认为,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会大大提高企业的成功率。
管理成央企发展瓶颈 内部控制为破解之匙
据了解,虽然当前中央企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管理上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一些企业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方面长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加之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管理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央企做强做优的瓶颈。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2012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讲话时,就主动提及中央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邵宁指出,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中央企业在风险管理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体系建设、信息化和人才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邵宁指出,加强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他认为,内部控制将成为破解央企管理瓶颈的钥匙。为此,他要求中央企业以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为契机,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高立法向记者介绍,国资委过去对内部控制考核方面的要求不多。《通知》中说,中央企业可以聘请外部咨询机构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考核。考核之后,如果被证明内部控制是无效的,那么对内部控制进行设计及审计的第三方或将承担责任。
新浪网友孙浩指出,对于中央企业而言,重要的是,不只是把内控建设成为一种敷衍,一种形式,不要只是为了合法合规、通过监管部门的审计要求。中央企业要自发地重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风险应对能力着手,让内控建设落到实处。
中央企业将分类分步推进实施内部控制
吴春明表示,如何通过实施严谨规范、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以达到防患于未然、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之效,是每个管理者的必修课。
在4月25日的会上,国资委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局长沈莹指出,中央企业要结合本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进展情况,分类分步推进实施:已经建立起覆盖全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企业,要抓好有效执行和持续改进;上市公司已实施、但尚未实现集团全覆盖的企业,要总结推广上市公司经验,并全面推动全集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实施;其他尚未启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企业,要加快启动,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同步规划,分步实施。
沈莹提出,中央企业要按照自上而下原则,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注重部门协同与配合,充分考虑企业实际,突出建设实施重点,切实抓好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同时,要通过加强内部控制评价和日常监督检查,促进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持续改进与优化。
国资委副主任孟建民对内部控制提出要求,各中央企业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努力将先进的内控理论与公司现有的管理基础相结合,将内部控制工作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相融合;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找准关键环节,制定关键控制措施,确保有效执行;要做好日常评价监督,推动内部控制持续改进。
对此,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部部长许保利称,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但现在我国不少央企母公司缺乏资源配置的能力,子公司之间是松散的法人企业的联合体,子公司各自为战,资源难由母公司从全局的角度进行优化配置,这也制约了央企内控的效果。“说到底完善内控的基础还是实现组织形式的有效变革。”许保利说。
专家:内部控制建设成败关键在执行
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总裁李三喜向记者介绍,我国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也不少。
李三喜认为,首先是认识问题,多数企业重经营轻管理,风险意识薄弱,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着不少误区。其次,实施环境问题,我国多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严重,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比较薄弱。第三,是成本效益问题,企业要真正把配套指引落实到实处,要以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为依据构建适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这是要花人力、物力的,实施要人来做,增加企业成本是必然,这对效益不好的企业来说是有顾虑的。第四,执行不力。内部控制的关键在执行而不是在设计。
李三喜尤其强调内部控制的执行。他介绍,我国企业不能说没有进行内部控制设计,不能说还没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只能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内部控制运行显得十分苍白无力。这需要在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上强调落地生根,强调内部控制的执行力。
新浪网友郭永清表示,内部控制不是走形式,要让所有员工明白:内部控制控制的不仅仅是公司的风险,还有员工个人的职务风险、职业安全。
高立法也认为,中央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很可能存在着以下问题,需要格外引起注意: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流于形式、执行力度差;不能照搬照抄基本规范,要考虑怎样与自己的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他表示,实施内部控制,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结合企业的实际,不要流于形式。
结合在惠电做内部控制的经验,高立法提出中央企业做好内部控制,应该注意四方面:
首先,作为中央企业能否搞好内部控制,关键在领导。领导不重视,不支持,内部控制一定搞不好。
其次,要求群众全员全程参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必须结合业务流程、职责、流程。
再次,要搞好培训及咨询。实施内控靠企业全靠自己,往往效果比较差,要借助外脑的力量。
最后,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的,持久的工作,要不断对其加以完善、逐步提高。内部控制建设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网友李一山也表示,国内企业往往是内部控制设计很好,而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很差。因为控制环境差。
也有网友担心的国资委在央企中推行内部控制最后会变成花架子。这位网友认为更应该在体制上对国企进行改革。
今年以来,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多个部委对央企内控建设格外重视,所有沪深主板的上市公司都被要求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同时,国资委也提出中央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时间表及具体路径。
做好内控工作将是中央企业及不少上市公司今年的重头戏。内部控制是破解中央企业管理困境的关键环节,这已成为共识。该如何不让内部控制形同虚设,这值得每个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