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新闻 > 正文

为会计正名 科学认识会计计量作用

2008-12-29 10:15 次阅读

  当前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等,以有效遏制经济衰退。从会计计量的角度来看,会计计量存在的问题虽然不能说是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但至少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特别是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在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备受质疑。因为根据公允价值的计量原则,要按照市场价格对金融工具计价,当市场出现恐慌性大跌,那么整个金融体系的资产就会陷入循环性大跌的怪圈之中:金融工具市场价格大跌导致金融机构计提减值,继而导致核减资本金,而核减资本金又导致所有者大量抛售,继而导致市场价格陷入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当中。在市场已经失去理性、市场定价功能瘫痪的情况下,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就使会计信息的提供失去了相关性。为此,美国专业人士认为,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要求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的规定进行计量后,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金融危机,应当暂停使用公允价值对金融产品进行计量。

  曾几何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提出和应用,是为了解决历史成本计量的财务报告误导投资者的问题。但是现在,它自己也陷入了误导的怪圈。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成为突出的难题,因为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甚至不符合当时资产的定义,它不是由于过去的交易而产生的,而是为未来的交易而设计的,但是它确实可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且它又具备与其他资产风险差异较大的特点,结果虽然当时普遍的做法是一律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但是它应当如何确认、计量和披露,各界分歧很大。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普遍采用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导致美国2000多家金融机构因开发金融工具而陷入财务困境,按照历史成本计量的财务报告显示这些金融机构在陷入财务困境之前往往还显示业绩良好。因此,投资者认为,按照历史成本计量的财务报告误导了投资者,他们要求更新的计量模式应用于金融机构。1990年,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主席呼吁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作为金融工具的新计量属性,继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一系列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会计准则,但是这些准则应用之后,在21世纪之初又出现了问题。

  现在有人认为,是公允价值计量加剧了金融危机,只要停止使用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进行计量,金融危机就会消失。这种观点太过偏颇。其实,公允价值计量只不过真实地反映了泡沫消失的过程,并不是泡沫产生的原因。市场是不断波动着的,从长期来看,市场总是要回归理性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存在的现实基础并没有发生动摇,只不过在非常时期,我们应当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进行一些修正,可以通过内部定价、合理的主观判断来确定公允价值。市场是多变的,未来的计量模式决不可能是单一模式,它必然是历史成本、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混合,如果披露充分,是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