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新闻 > 正文

有效内控利好资本市场

2008-08-04 11:15 次阅读

  “完善的内控将使公司的经营管理更加有效,而对内控的披露弥补了财务信息披露的不足,对资本市场是个利好消息。”甫瀚咨询公司执行董事王海瑛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今年六月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颁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开始征求意见。我国的内控体系将从明年七月开始率先在上市公司施行。

  王海瑛建议,上市公司应尽快从重要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等指标出发,全面梳理企业风险领域,确定对企业整体而言的高风险领域。

  企业基础制度建设依然薄弱

  记者:根据以前的经验,您认为,目前,我国企业的内控水平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王海瑛:目前,我们在从事内控方面的业务时,发现当前很多企业内控的基础制度建设环节薄弱。应该说,不管监管层是否要求企业进行内控建设、披露内控信息,企业在实际经营中也必须有内控方面的要求,即对管理流程合理性和企业风险控制等的要求。

  我们发现,目前的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高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其内控中存在的问题都是销售管理、信用管理、客户管理环节存在漏洞等基本问题,这些正是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记者:您认为,当前要求企业建立内控制度是否存在一些障碍?

  王海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企业对建立内控体系有自身的需求,但目前,国内的企业对内控的认识至少存在两点误区。

  首先,内控体系的建设和对内控体系的鉴证服务需要一定的成本。企业要建立一个有效内控体系,至少会面临三大成本,即内控建设所需的内部人工等成本,建立内控体系时聘请外部咨询师成本以及为内控体系做出鉴证的审计师成本。

  根据调查,近年来,审计的成本一直没有降低,而另外两项成本会随着企业内控体系的逐步完善而下降。

  其次,一些企业对建立内控体系的认识上存在误区。有些企业的管理者把建立有效内控当做负担,还有一些企业家认为,外部咨询师和审计师对企业的运作不及他们了解。

  但我们认为,外部的咨询、审计师在企业建立内控体系时与公司间是互动的。以咨询公司为例,咨询公司受聘为企业解决内控问题时,会根据企业的情况、管理者的要求发现企业潜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相应的建议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化解风险,这个过程其实是企业和咨询机构一起完成的。

  因为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经营状况等千差万别,所以,企业的内控体系建设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要根据企业本身的状况、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等进行相机考虑,构建出一套符合企业实际和企业运作规律的内控体系。


  企业对内控建设有自发需求

  记者:您认为,目前,企业建设内控体系是基于符合监管层的要求,还是有其他的需求?

  王海瑛:客观地说,虽然建设企业的内控体系并非为所有企业家所认识,但有效的内控体系将会最终使公司经营长期收益的观点已经存在于一些公司。

  根据我们观察,企业对建立有效内控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不仅缘于外部压力,也取决于企业的自身需求。一些公司已经开始通过聘请专门的咨询公司来帮助企业构建内控体系。

  当然,外部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企业对内控的认识,并能促使企业尽快建立内控体系。

  另外,应该注意到,企业内控不仅要“控”还要“放”,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对那些影响效率的方面要重新规划。

  记者:在还有一年的准备期间内,企业应该如何准备应对?

  王海瑛:目前基本规范对部分关键的标准和程序只提出原则性的要求,而具体的指引都处于征求意见的阶段,因此,我们建议,企业一方面要关注现有政策内的明确要求,一方面需要时刻关注指引内容的变化与要求。在某种情况下,对政策要求的误判,可能会直接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甚至资源的浪费。

  罚则决定政策效率

  记者:您认为,明年上市公司将率先施行内控准则,并进行披露,当前建立的这一套内控体系能否保证这一体系有效地实施?

  王海瑛: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内控体系的执行效率往往取决于对“罚则”的确定。从当前公布的内控规范和指引来看,其罚则显得比较轻,但我们也注意到监管机构在公布规范和指引时也提出要根据各个行业的特点建立一整套施行的规章和办法,相信这些规则会促进内控体系的有效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审计师在当前的内控体系建设中,自身也面临着挑战。以往审计师注重的是财务报表评价,而按照目前公布的内控体系,就要求审计师对企业内控进行评价时更全面。因此,现在我们还需关注审计师是否有能力对企业内控进行全面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