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新闻 > 正文

7000多种商品削减关税 渝企南洋市场新商机

2005-07-08 09:21 次阅读

  CAFTA协议将于7月20日正式实施,协议中涉及的7000多种商品中的大部分,将在5—10年内逐步享受零关税、免配额待遇,顺畅地进入东盟市场-下南洋:重庆企业新商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更适合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西部的企业。”4日,专事东北亚与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的上海中韩关系研究所所长李学成在“2005中国—东盟工商领袖(北海)论坛”上如是说。 

  “下南洋”是本次论坛的参与者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汇。毕竟,离7月20日正式执行《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的日子已经不到两周了,7000多种削减了关税的商品,将使这个拥有17亿人口的大市场沸腾起来,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三角鼎立的关系。 

  “商机无限啊!”中国著名东南亚商务专家许宁宁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不已。 

  CAFTA的现在与将来 

  一份调查显示,目前国内99%的企业家根本没有看过这份事关7000多种商品的《协议》。 

  “商机在哪里?就在这份《协议》里。”许宁宁说,5年内,这7000多种商品中的大部分关税将降至零,这样,在未来的5—10年里,中国的产品和服务可在零关税、免配额以及其他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改善的情况下,顺畅地进入东盟市场。对于以工业城市闻名的重庆而言,东盟十国丰富的资源,“将大大降低重庆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 

  事实上,随着《协议》执行期越来越近,已经有人提出了更为大胆的设想:在CAFTA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引入日、韩,使远东地区的这一自由贸易圈的实力更为庞大。在此基础上,像欧盟那样,人民自由出入,货币统一使用。 

  进入东盟有捷径 

  对于国人来说,CAFTA与WTO相比,WTO为更多的人耳熟能详。但许宁宁大胆放言:“按照《协议》规定的关税产品开放时间表,双方开放市场的进程将大大快于WTO,其影响国内产业和消费的深度、广度和速度都要优于WTO.” 

  然而,对于西部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而言,东盟十国的市场很大,如果要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跑下来,是一件不现实的事。 

  “办法很简单,东盟十国在华都有使领馆,企业可向使领馆咨询商业信息,最简单、最便宜的办法就是发传真或寄函件,把企业情况、产品情况、想法要求等信息寄给他们,请他们多提意见并推荐合作伙伴。”许宁宁建议,与此同时,企业还可通过各种商会、协会等机构了解情况,或者干脆向使领馆的商务参赞发出邀请,请他们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许宁宁认为,“10月即将在南宁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就是一个绝佳的捷径。” 

  原产地证书必不可少 

  去年初先期执行的“早期收获”计划曾让国人吃到了大量物美价廉的泰国水果。但鲜为人知的是,很少有企业在进口泰国农产品时向海关提供了原产地证书,这些企业也因此未能享受到零关税的优惠。 

  按照规定,中国进口东盟的产品,要享受《协议》降税优惠,就必须获得出口国相关部门颁发的原产地证书。同样,中国出口至东盟的产品,也须提供中国官方颁发的原产地证书方能享受关税减免待遇。 

  “现在重庆办有原产地证书的企业并不多,许多企业甚至还没有这种意识。”市外经委有关人士对此忧心忡忡。 

  进入东盟不能急功近利 

  “现在,越来越多的越南人不再购买中国摩托车,而是选择日本、意大利产的摩托车了,因为中国摩托车的质量低劣。”越南工商会国际关系司副司长阮玉胜的大胆直白让记者顿感汗颜。 

  “你们力帆的老总有句话,叫做‘最怕他乡遇故知’。”许宁宁说,价格战让中国摩企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是企业急功近利酿成的恶果。 

  到2010年,CAFTA将形成一个2000亿美元以上的自由贸易大市场,贸易额比现在增长1倍以上。“如果西部企业一味急功近利,在东盟十国形成产品质量低劣的印象,将在这一市场中毫无商机可言。”许宁宁认为,西部企业必须树立长期开发东盟市场的观念,在品牌战略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大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在CAFTA中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