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日起,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近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就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新审计报告准则制定实施的有关背景。
答: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后发表的书面意见,对增强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审计报告是标准模板式的,重在发表审计总体结论,因而具有格式统一、要素一致、内容简洁、意见明确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披露的信息含量不足、反映审计工作的透明度不高等缺陷,与报告使用者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的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利益相关者,开始探讨如何改进审计报告模式,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和有用性,以进一步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金融稳定中的作用。顺应这一形势,2015年初,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发布了国际新审计报告准则,改革了审计报告模式,丰富了审计报告的内容。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自2006年起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期望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和决策相关性,以降低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顺应资本市场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借鉴国际审计报告改革的成果,我们制订了新审计报告准则。
问:新审计报告准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新审计报告准则主要包括1项新制定的准则和6项涉及实质性修订的准则。新制定的是“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作出实质性修订的是“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与治理层的沟通”“持续经营”“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责任”。此外,为了保持审计准则体系的一致性,还对其他5项审计准则作出相应文字调整。新审计报告准则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是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增强相关性和决策有用性。例如,新审计报告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中增设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披露审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等审计项目的个性化信息,如被审计单位有哪些重大风险点、审计中针对这些风险点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等,显著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和决策有用性。
二是提高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增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新审计报告准则通过修改审计报告的内容与表述方式,使报告使用者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审计的基本定位、核心概念以及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和管理层各自的职责,弥合“期望差距”。比如,要求在审计报告中说明注册会计师和管理层对持续经营各自所负的责任,以及注册会计师对年度报告中包含的除已审计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以外的其他信息的责任。再如,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对“合理保证”、“重要性”、“风险导向审计”等核心概念的阐释,以及对注册会计师发现舞弊的责任、与治理层沟通的责任等进行阐释。又如,要求在上市实体的审计报告中披露项目合伙人的姓名,以明确对审计质量承担最终责任的人员。
三是强化注册会计师与审计相关的责任,回应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对持续经营、其他信息、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关注。比如,强化注册会计师对持续经营的审计投入,当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要求在审计报告中单设段落予以突出强调。再如,提高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年度报告中包含的其他信息的工作投入,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单设段落报告工作的结果。又如,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声明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并履行了职业道德方面的其他责任。
问:2017年,新审计报告准则已率先在A+H股公司以及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审计的H股公司中实施,请介绍一下新审计报告准则首年的实施情况。
答:为了稳步推进审计报告改革工作,新审计报告准则采取分步骤实施的方案,其中,自2017年1月1日起,率先在A+H股公司以及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审计的H股公司中实施。
2017年是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的第一年,中注协高度重视,跟踪研究了12家会计师事务所对119家上市公司按照新审计报告准则出具的审计报告。其中,96份为A+H股公司供内地使用的审计报告,20份为H股公司的审计报告,3份为自愿提前采用新审计报告准则的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在119份审计报告中,发表保留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各1份,其余117份审计报告均发表了无保留意见。
在119份审计报告中,除1份审计报告因发表无法表示意见按规定无需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外,其余118份审计报告均披露了关键审计事项,共计281项,平均每份审计报告披露关键审计事项2.4项。
在所披露的281项关键审计事项中,涉及最多的10个主题依次为:应收款项的可回收性,长期资产的减值,收入确认,商誉减值,合并范围,公允价值估值,存货跌价,合并、收购、处置、重组事项,税收有关事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这10个主题出现的频次占比达82.55%。
问:从新审计报告准则首年的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如何?
答:总体来看,首年实施情况平稳有序,新审计报告准则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报告信息含量的作用初步显现。首批按新审计报告准则出具的审计报告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基本体现了新准则要求,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涉及的主题,反映了当前经济形势下相关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特点和固有风险,揭示和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针对性得到有效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提高了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和使用价值。与以往的审计报告相比,新审计报告披露的信息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比如,在金融业,作为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最多的主题分别是结构化主体的合并范围、应收款项的可回收性、金融工具的估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在制造业,披露最多的主题分别是长期资产的减值、收入确认、应收款项的可回收性、商誉减值、存货跌价。注册会计师在披露上述关键审计事项时,除明确指出具体风险点外,还进一步披露了注册会计师针对这些风险点是如何审计的,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本身的透明度。这些事项的披露,有助于增进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和风险状况的深入了解,审计报告的使用价值有了较大提升。
二是促进了审计质量的提高。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意味着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把审计过程透明化,接受公众审视,从而“倒逼”审计质量的提升。从中注协对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情况的调研来看,为了落实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更加重视对上市公司风险点的识别和评估,更加强化在审计过程中的职业怀疑,并对审计过程中的重点审计程序和结论加强质量控制复核,这些措施都有力促进了审计质量的提高。
三是促进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注册会计师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也促使上市公司必须重新审视其财务报表的披露质量,进而对披露内容按照会计准则要求和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加以完善,使得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
四是增进了上市公司管理层、治理层对审计工作内容及价值的了解与支持。以往,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和治理层通常只关心审计报告的结论,而对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发现的风险往往不够重视。实施新审计报告准则后,由于注册会计师必须就审计中的重要事项与管理层和治理层进行沟通并予以披露,从而使其不仅关注最终的审计结论,还更加关注注册会计师指出了哪些风险,以及针对这些风险是如何审计的,既促进了管理层和治理层对上市公司风险的掌控,也增加了其对审计工作价值的了解和认同。
新审计报告准则首年实施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着一定不足,主要是部分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数量和针对性还有改进空间。比如,有些审计报告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偏少,有些审计报告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描述过于笼统,个性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问:新审计报告准则在2018年开始全面实施,注册会计师行业应如何做好相关工作?
答: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全面实施,是关系审计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的一次重大改革。广大会计师事务所要从化解防范重大风险的高度看待审计报告改革的重大意义,以为资本市场提供高质量、决策有用的审计信息为已任;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培训和技术指导,重视对事务所内部操作规程的修改完善,加强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特别是对关键审计事项的内容及支持性工作底稿要进行认真复核。同时,也要积极加强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获得其理解与配合。
中注协将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帮助注册会计师深入理解和掌握新审计报告准则的精髓;将持续跟踪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情况,进一步加强实施工作的技术指导,针对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问题解答、专业技术咨询等方式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
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到位,离不开被审计单位的充分理解和积极配合。也希望广大被审计单位,能够充分认识新审计报告准则在优化信息披露质量、增强财务报告风险防控能力、提高投资者信心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做好支持配合工作,并尊重注册会计师的专业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