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新闻 > 正文

审计工作要为改善民生做出贡献

2007-03-29 14:45 次阅读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 “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践证明只有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才能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因此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审计工作只有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出发点才能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发展。

  我国社会目前在民生方面还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其中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主要是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因此在安排审计工作时必需在上述几个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一、审计要着力促进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一些垄断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科技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务院扶贫办、国家统计局等部门支持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西部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已达0.47。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曾专门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收入分配是关系社会公平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因此,审计机关应当采取审计和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重点行业、领域、地区、部门进行深入审计和调查,了解当前收入分配的现状,关注过高收入和过低收入的行业、领域、地区、部门和阶层。为党中央国务院调整理顺分配制度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审计要着力促进解决扩大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扩大就业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扩大就业的政策,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当前时期,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有关部门测算,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即使经济增长保持8%至10%左右的速度,每年城镇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000万人左右。与此同时,农村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成了难题。当前就业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突出矛盾,也是党和政府长期奋斗的艰巨任务。因此,审计部门必须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在审计工作中要把机关、企事业行政单位的用工制度、人员招聘、工资水平、社会保险作为审计和评价的内容,特别是新建的企业、大型商场和事业单位,新开发的市场等更应注重这方面的审计内容,为推动和扩大就业做贡献。

  三、审计要着力促进解决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

  社会保障是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机制,是一张维护社会安全的“防护网”,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最基本的保证作用。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到“十五”期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7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1.3亿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达到1.1亿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到8000万人。但我国社会保障的水平仍然较低,覆盖范围也有待扩大,还有大量的农民和城市老龄人口没有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的客观要求,其制度本身也有不合理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支付、运营、统筹管理不够规范;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的立法欠缺;社会保障工作在许多方面只能靠政府规定和行政手段推行;国家立法滞后,地方立法分散。由此导致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小、权威性差、保障程度低。因此,审计机关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社保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的审计力度,把社保资金筹集的真实性、合法性,分配的合规性、合理性,使用的合法性,有效性,作为审计机关长期的审计任务,周密安排,精心布置,每年都要有审计专题调查,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实现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逐步扩大养老覆盖面,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的成果;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继续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险问题;逐步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四、审计要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是今后农村经济工作的长期战略性举措,直接关系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实现。因此,审计机关为这项伟大事业保驾护航责无旁贷。今年,全国各级审计机关要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各项部署,不断加大涉农资金审计工作力度,在促进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要对建设新农村的项目、资金、教育、科技、环保、卫生等事项中继续深耕细做,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审计要着力促进解决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切实把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放在重要的位置, 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使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和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审计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合作医疗、城市医疗卫生行业的审计工作力度,促进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以改善。  六、审计要着力促进解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快速建设和健康发展问题

  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是指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经济性是指住宅购买或租赁的价格相对于市场价格比较适中,能够适应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适用性是指在住房设计及其建筑标准上强调住房的使用效果,而非建筑标准。它是国家为解决中低收人家庭住房问题而建造的民心工程。解决经济适用房问题不能只治标,更需治本。目前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施工面积只占房地产施工面积的10%左右,这样的一个供应量面对众多中低收入家庭百姓的急需显然是捉襟见肘。因此审计应通过履行监督职责促进地方政府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应量,同时严格审查建设成本,控制房价,为促进和保护中低收入家庭安居乐业做贡献。

  总之,审计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重点关注民生问题,以着力促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己任,为顺利完成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07年度工作任务和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