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新闻 > 正文

李金华的审计之战

2005-09-27 14:47 次阅读

  出生于1943年的李金华今年已经62岁,许多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希望看见老李能够一直为共和国审计到80岁。
    李金华,一个特殊的名字,6月28日,他又一次站在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国务院委托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报告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李金华在报告中指出:“经审计38个中央部门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90.6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额的6%。”
    90.6亿元人民币!面对如此之巨的“人民”的“币”,李金华不能等闲视之,人民更加不能等闲视之。值得人民庆幸的是:我国有一个如此负责的审计长李金华;引得人民难过的是:为什么李金华和他的8万属下年年如此尽心竭力地审计,发生在中央部门的违规问题却依然如此之多、数额依然如此之大呢?面对那些审计清单中拒不整改的部门,那些几乎年年榜上有名的部门,那些变着花样违规的部门,那些打着官腔谈整改的部门,那些对审计结果不屑一顾甚至流露出轻蔑的部门,人们的心一阵阵地缩紧。看着李金华一年年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对比那些层出不穷的违规事件,想着不少整改推进过程的步履艰难,不禁要问:审计,难道是李金华一个人的战役吗?
    “审计风暴”表明反腐决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审计长是审计署的行政首长。”
    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领导下,审计长李金华主管全国审计工作。李金华说过:“审计只有一个权,就是监督权。这是我们的天职,不可懈怠。”李金华还说过:“审计公开化离不开中央的支持,中央对我的最大支持就是不干预。”可见,李金华坚毅的性格加上来自高层的坚定支持,是他向那些违规部门发动“审计战役”的最大资本。 
    李金华和他领导下的“审计尖兵”之所以可以如此无畏地勇往直前,没有中央的直接领导和鼎力支持是不可想象的。而中央之所以放手让李金华施展自己的审计才干,的确是由于在中央预算和财政执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不厉行禁止,不但会给财政带来巨大损失,甚至会由中央向地方吹起一股不良风气,破坏国家机器的健康运转。
    中国的国家审计署成立于1983年9月,最初的职责就是监督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财政资金的使用。审计署建立之前,中国的政府审计主要在财政部门内部完成,缺乏独立的审计机关。资料显示:中国审计制度建立20多年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全国共追还被挤占挪用资金1300亿元,审计处理后上交财政1400多亿元,这无疑是一个相当巨大的数字。李金华曾经说过:“不是我想发现(大案要案)的,它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你去审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明明有重大的违法违规问题,甚至经济犯罪问题,但却在你眼皮底下溜过去了,我觉得这就是对人民的一种犯罪。我希望一年到头都平安无事,我最担心的是有事却发现不了。”
    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于将李金华的审计报告描述为“审计风暴”。而这股“风暴”能不断地席卷过来,应当归结于党和国家对惩治腐败、健康自身肌体的清醒认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李金华和审计署刮起的“审计风暴”,代表了中国政府涤荡自身问题的坚定决心。
    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
    李金华曾动情地描述了自己对审计工作的情感:“我不想离开这个位置,因为在这个位置上我能干很多事,坦诚地讲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他还说:“走到这一步,就两句话,一个无所谓,一个无所求。你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也就谁也不得罪了。”
    李金华得罪的,也许是那些视审计工作如洪水猛兽的部门,当然,也许某些部门根本就不会把李金华和他代表审计署庄严地向全国人大所作的报告放在眼里。否则,也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像国家体育总局和水利部这样的机构为何几乎年年都处于“审计风暴”的“暴风眼”中。李金华曾经形象地将包括自己在内的审计官员比喻为“国家财产的看门狗”,狗是以忠诚著称的动物,面对国有资产的损失,有些不满却时刻以小集体的利益出发,想方设法揩国家和人民的油水,而“狗们”则忠诚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耿耿忠心。
    李金华无法得罪的,是百姓的心。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李金华在今年的审计报告中更加关注普通百姓的“民生”问题,将“维护群众根本利益”摆在了很高的位置。报告中说:“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依然存在”,“审计和调查卫生部及北京市所属10家医院2003年度财务收支及相关药品、医疗器械购销情况表明,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这10家医院2003年平均每门诊人次收费307元,比上年增长8.8%;每病床日平均收费1006元,增长10.9%。”审计报告甚至详细分析了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这不由得让读到审计报告的普通民众们心头一热。其实,“看病贵”的问题一直是群众近年来呼吁最强烈的社会热点难题。以往我们只能从相关部门的解释中得到诸如“正在解决”、“趋于好转”这样语焉不详的解释,相比之下,李金华的审计报告中确凿的审计数字,比一些官员的回答更为有力。
    李金华是有感情的,作为一位政府高官,他和他的队伍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所以,他才会得到民众的支持和关心。
    病树前头万木春
    李金华曾经在公开场合坦陈了自己心中的矛盾与困惑:面对审计出来的诸多问题,不知该如何落实和追究审计责任。这同样也是外间对“审计风暴”最大的困惑和质疑:“风暴”过后的整改难道只是淅淅沥沥的南方梅雨吗? 
    李金华在今年的审计报告中,同样披露了整改的积极效果。报告中说:“去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是历年来最好的。国务院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政府要认真整改,给全国人大和人民群众一个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答复。”报告还说:“除国家体育总局动用中国奥委会资金尚未落实整改外,其他部门和地方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要求,认真纠正违规行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注意强化管理,堵塞漏洞,取得了明显成效。”李金华在报告中披露,截至2005年3月底,已上缴财政各项资金233.58亿元,滞留、闲置的财政资金已按规定下拨241.05亿元,已调整有关会计账目77.54亿元,各类被挤占挪用的资金已收回7.03亿元,已挽回经济损失2.88亿元,各级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意见完善各项制度规定87项,向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移送各类案件线索222起,已有762人(次)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虽然取得了上述积极成果,李金华在审计报告中依然直言不讳:“但彻底解决财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尽管如此,人们依然看到了春天的希望。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随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审计工作的深入推进,“整改不易”的问题也将会得到显著改善。
    62岁的李金华如此描述审计署未来规划:从收支审计并重向支出审计为主转变,站在纳税人的角度去审计政府,向纳税人交代。同时,力推“效益审计”,既要保证纳税人的钱用到位,还要用得好。李金华说过:“一个负责任的公司才会是个有未来的公司,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才会是有希望的国家,一个负责任的民族才是有朝气的民族。”从李金华审计长的身上,人们看到了什么才叫“负责任的官员”。毫无疑问,李金华的审计战役还要艰苦卓绝地持续下去。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这决不是李金华一个人的战役,人民,会站在他的身边,和他并肩战斗在一起。